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12 月 20 日至 22 日,合肥經開區徽園景區盛大舉行安徽非遺——汪滿田魚燈巡游活動,眾多市民與游客齊聚于此,共同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汪滿田魚燈起源于明代初期,作為徽州民俗文化瑰寶,已經洄游百余年,是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溪頭鎮汪滿田村流傳600多年的傳統民俗活動,也是徽州地區傳承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傳統民俗之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其制作工藝極為精巧,以竹片為骨架,精心選用五年左右竹齡的竹子,經烘烤彎曲成型,再以綿紙糊制外表,然后彩繪出精美的魚頭、靈動的魚鱗、飄逸的魚鰭和靈動的魚尾等部位,魚頭額上醒目的“王”字更是獨具特色。魚燈色彩鮮艷,造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地展現出魚的靈動與活力。
活動現場,魚燈巡游隊伍浩浩蕩蕩,精彩紛呈。大魚燈在眾人齊心協力地抬舉下,伴隨著激昂的鼓樂節奏,依次有序地穿梭于徽園各處。魚燈表演的套路豐富多樣,“鯉魚擺尾”展現出魚的靈動俏皮,“雙魚爭食”呈現出活潑歡快的場景,還有方陣、一字長蛇陣等隊形變化,整齊劃一又富有韻律,讓人目不暇接。現場觀眾紛紛被這熱鬧的場景所吸引,沉浸在濃郁的節日氛圍中,鼓掌叫好聲此起彼伏,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感受非遺文化帶來的震撼與驚喜。
此次汪滿田魚燈巡游活動在合肥舉辦,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意義。一方面,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讓更多人知曉汪滿田魚燈這一古老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增強了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過現代的展示方式和活動形式,為非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新時代背景下得以更好地傳承與發展,讓古老的非遺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為推動文化繁榮興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