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積極推動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激發創新主體積極性的科技體制改革,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貢獻,為安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增動能,6月26日,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論壇在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簡稱:合肥創新院)舉辦。此次論壇是第四屆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論壇的其中一場分論壇。
論壇以“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競爭新優勢”為主題,邀請安徽省科技廳創新平臺建設處處長鐘海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汪光年、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主任劉會武、上海科學學研究所創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羅仙鳳、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李勛等嘉賓出席。
鐘海斌在論壇上致辭,他指出,新型研發機構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突破傳統科研體制,迅速成為提升創新活力的“新動力源”。去年省科技廳認定了首批11家高水平研發機構,其中合肥創新院及其孵化企業中科普瑞昇就位列其中,成為我省新型研發機構的排頭兵,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領頭羊。鐘海斌對合肥創新院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所做出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
汪光年以《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型創新載體探索之路》為題做了報告,他在報告中回顧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從2003年到2023年的發展歷程,在20年的探索中,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摸索出了“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模式,形成了雙引擎、高平臺、全生態、大使命、新范式等特點。
劉會武分享報告《治理現代化與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建設》,他強調,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層次不齊,水平各異,關鍵是體制機制,本質上是權責利如何合理、科學的制度性安排。近30分鐘的報告,干貨滿滿,從全國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情況、治理現代化一般概念與內涵、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建設的思考等方面做出闡述。
羅仙鳳帶來了主題報告《因地制宜 上海加快推進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實踐》,他表示,北方形成了“高端引領”模式,南方形成了“招商引智”模式,在該情形下上海因地制宜,通過“強化一批、放開一批”培育新型研發機構。通過分享因地制宜案例,為各區位條件下的新型研發機構如何更好實踐帶來啟發。
李勛以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做《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環境的構建與發展定位的再思考》主題分享。工研院探索出了一條“三無三有”創新科研體制運作的道路,充分發揮自身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優勢,形成了“體制機制新型化、團隊建設專職化、產品研發高端化、技術服務規模化、產業孵化鏈條化”的特色,先后牽頭發起或者參與國家制造領域4次重大戰略規劃實施。
“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路徑”論壇的最后,安策智庫副總經理吳建飛主持了題為的圓桌對話,四位做主題報告的嘉賓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共同探討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5日上午,合肥創新院第四屆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論壇暨合肥創新院成立十周年主題活動開幕式成功舉辦,這標志著本屆“雙鏈”論壇正式開始。該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成為合肥創新院的一項重要品牌活動,旨在促進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服務鏈的深度融合。25日至28日,分別舉辦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分論壇、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分論壇、高水平孵化器建設發展分論壇等三場高能級論壇。同時,2024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會暨“皖企投融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投融資路演活動及“中科杯”第四屆科學島研究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等系列活動也將在此期間舉行。